《子女心,父母情》10 牧养0-5岁的孩童(泰德·特里普 Tedd Tripp)
首页

《子女心,父母情》10 牧养0-5岁的孩童(泰德·特里普 Tedd Tripp)

22773人浏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第10课 牧养0-5岁的孩童

《子女心,父母情》(Shepherding A Child's Heart)

 

#10(视频字幕略作修改)

现在我们想谈谈5岁以下孩童的教养,对这些5岁以下的孩子该有哪些训练目标。你看,这多么令人兴奋呀,特别是对刚刚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父母而言,一切都是新的。还记得,刚刚从医院把小婴儿接到家里,宝宝还躺在摇篮里;放下摇篮,宝宝就静静地看着你。依我看,如果8岁大的孩子也能这么听话就好了。不过,诚然,8岁大的孩子坐不住的,因为相比婴儿时期,他们的各方面都经历了极大的变化。我感觉,如果孩子人生的头5年有什么标志特征的话,那就是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他们的身体在逐渐长大;一开始,小婴儿在襁褓中几乎什么都要倚靠别人才能完成,甚至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肌肉活动。慢慢地,到了上学的年龄,孩子们已经可以自如地跑跳、翻墙爬树,而身为父母的你已经感觉自己年纪太大跟不上了。也就是说,最开始5年的生命中,孩子会经历身体和生理上极大的发展。

孩子也会经历社会化的发展。他一步步地学习怎么和自己世界里的人相处。他学会怎么卖萌、怎么搞怪、怎么扭捏作态、怎么讨父母的欢心。他学会在妈妈面前哭哭鼻子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爸爸更喜欢和他击掌相庆。孩子逐渐弄清楚要如何与自己世界里的大人们相处。

孩子也会经历认知上的发展——孩子的一生中,恐怕没有什么其他时间能比自己人生的前5年学到更多东西了。因为他们在这5年中,不断经历认知和智力上的发展。他们认识到,原来门是靠着转轴来开合;他们学会如何使用语言;他们也开始明白事物运作的规律。他们学习这个世界和其运转的方式——并在其中经历认知上的巨大发展。

还有灵性上。孩子要么循着昨晚我们看到的路线,在爱神与认识神的道路上不断长进;要么便是跪拜偶像,在崇拜服侍假神的路上越走越远。

孩子5岁前会经历许多发展变化。父母时常会因此感到措手不及: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宝贝,这种感觉棒极了——尤其是对第一个孩子——孩子有无限的潜力;而我们居然是这些潜力的守护者和发展者。神给了我养育孩童的呼召,我是否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呢?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我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那么,我想告诉大家一个最最重要的训练目标——不是说这5年内,你只需要做这件事;而是这5年内,你所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帮助孩子成为顺服权柄的人。也就是以弗所书第6章呼召我们活出来的。“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这是我记住的第一节经文。“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有点奇怪,对吗?就算当时我还小,我也记得自己心里嘀咕着,为什么我记住的第一节经文,偏偏是要我听从爸爸妈妈的话呢?当然,我长大以后,就知道这绝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出于精心的安排——按着计划,这本来就是我该记住的第一节经文。父亲会这样教导我们。如果家里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亲会用以弗所书第6章第1节来提醒我们。他会问我们,“以弗所书6章1节怎么说的?”我们会引用经文来回答,“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然后父亲会说,“那么,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对吧?” 然后我们就会认命,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有天晚上父亲带了个朋友来家里做客。这个朋友亲眼看见父亲一整个晚上怎么教导我们的。“好,你来铺桌布。”

“今天不是我,我昨晚铺过了。”

“以弗所书6:1怎么说的?” 然后桌布就铺好了。

“好,现在你去洗碗。”

“我想先做作业…”

“以弗所书6:1怎么说的?” 然后碗就洗好了。

这些都弄好后,“好,孩子们来跟我们的朋友说晚安,然后去睡觉吧。”

“爸爸,才8:30呀。我们能待到9点再去睡吗?”

“以弗所书6:1怎么说的?” 然后我们就跟客人说晚安,然后全体去睡觉了。

最后,当家里的客人快要告别离去时,他说,“那个…我想问下,以弗所书6:1是什么呀?感觉像一句魔术咒语,你一说,孩子们就乖乖听话。”

不过,这当然不是魔术,而是一个父母不断训练子女的过程。我们需要训练孩子来尊荣和听从父母。看哪,神通过这节经文所作的工作是多么神奇,因为神已经为孩子搭建起生命的美妙循环。这个循环的边界是“尊荣并听从你的父母”;在这个循环中,神赐下极美的应许,“你会从中得福,在世长寿。” 这是个充满祝福的循环,也是你的孩子在这世上的最佳容身之地。作为父母,我想在座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蒙福,也希望子女可以在世长寿——我相信孩子自己也会这么渴望。引导孩子活在权柄之下是如此重要,有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希望,在孩子尊荣和听从父母的生活中,神所应许的这些祝福可以临到孩子们。

然后,我们得为这个真理做出足够精彩的讲解。我想,我们需要像介绍美食那样,向孩子解释这个真理。也就是说,我可不想对孩子说:

“别忘了,我是你爸!为你遮风挡雨的是我。你放进嘴里的每块吃的,身上穿的衣服一针一线,哪个不是我买的?只要你在这个家里生活一天,你就得乖乖按我说的做!” 这样的解说可没法带来顺服。这般说辞只会激起孩子的悖逆之心,因为看看这样说的时候会造成什么后果?无疑是针尖对麦芒的冲突。我对孩子说,“看看,我才是主宰者,我才是施予者。你住在我的房子里,就得按我说的做。” 这样只会激起孩子的反叛。

按着圣经的教导,我希望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解释神的诫命,我想对孩子说:

“宝贝们,天上有位上帝。祂非常的善良,祂也为了自己荣耀的缘故创造了你我。祂在爱中给了你这样爱你的爸爸妈妈。神给了你家庭,并且祂说,你必须要尊重父母、听爸爸妈妈的话。同时,神也应许要使你得福、使你在世上活得长长久久的。这是神在这世上所给你的最美之事。爸爸和妈妈要求你顺服我们,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对你有益的。” 所以,我想我们需要用非常美好的方式来呈现这个真理。

如果去美食料理店用餐,那么你知道,厨师们会把这些食物精心摆盘;这样食物看上去会十分诱人。而绝对不会像部队食堂里一样随便扣进盘子里就完事儿。好的美食料理,会呈现出诱人的卖相。摆盘非常重要,同样,以令人喜悦的方式将真理传达给孩子,对于刚刚接触这些道理的孩子而言,这样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相信,孩子们可以领会这些真理——父母不需要穷其孩子的一生、反复不断地教导他们如何顺服。孩子可以学会如何活在权柄下;他们甚至可能可以欣然接受要自己成为顺服权柄的人——这样的观点。

9月份玛歌跟我去了趟葡萄牙,在那里的事工结束后,我们就回家了。回家后,我们打算把在国外买的纪念品送给孙辈们,所以我们就开车,挨家挨户停下来把纪念品给他们,然后再去下家(很蒙福,我们的孙辈们都住在5公里以内的地方)。 然后我们就开始发礼物,到其中一家时,正赶上他们在吃饭。然后他们就邀请我们说,“快加入我们共进午餐吧,还可以跟我们讲讲你们的葡萄牙之行怎么样。” 后来我们就留下来吃饭,吃好饭(我儿子正好要去参加一个董事会议,所以他就先走了),我的儿媳妇对她的孩子们说——他们有5个孩子,从5岁到16岁不等——她说,“好了,孩子们,你们都知道自己该干啥了对吧,现在我们开始吧!完成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到客厅里,爷爷奶奶给你们带了礼物。” 随后,短短5分钟的时间内,孩子们就清空了桌子、把剩菜装进保鲜盒放进冰箱里、把脏盘放进洗碗机、擦好桌子、还拖了地板!后来我对玛歌说,“真想把这一幕拍下来,谁说家庭生活一定要吵吵闹闹、乱七八糟的。” 我想,孩子们真的可以欣然接受自己处于父母的权柄之下——这样的安排,并能感受到这其中的美意。

现在,让我们对所提到的这些词下个定义:

听从父母意味着什么?顺服意味着降服在神的权柄之下。要记住,顺服总是指向神的。我们要求孩子顺服,是因为天上有一位神。“做子女的在主里顺服父母”,在主的面前,因为天上有一位神。正是出于对上帝权柄的顺服,所以当父母告诉孩子要做什么,孩子应该马上去做——责无旁贷、不带怨言、没有质疑。我们需要训练孩子能够听爸妈的话、顺服父母。

在座的各位,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养风格。但是,不管你的风格是什么样的,你的孩子总归会知道哪些时候你是来真的、哪些时候他们一定得听话。可能是当你开始朝他们大吼着“你们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然后你气得额头上、脖子上的青筋都要爆了出来,这时候,孩子开始意识到,“我最好还是乖乖听话,她好像快要气炸了。”

也有可能是当爸爸开始叫我的大名,“提奥多· 艾伦 · 特普!” 天哪,他叫我全名了,肯定是有要紧事,“当爸爸叫我大名时,我就得乖乖听话。”

也有可能是当爸妈开始威胁我的时候,“小子,皮痒了吗?小子,想吃苦头了吗?小子,我就再多问你这一次,你活得不耐烦了吗?” 基本上,爸妈说2遍以后,我最好是乖乖听话。

也有可能是妈妈开始数数,一、二、三、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她数到70之前,我最好是乖乖听话。

不论你对孩子的教养采用了哪种风格,他们总归会知道你什么时候是认真的。那么,为什么不训练他们:在我用正常的、心平气和的语调跟你说话时,既然我说的话你听得懂、我请你做的事情也是你做得到的,那么我的期待就是你可以听我的话。同时,如果你不听我的话,我们也要用合宜的方式处理你的不顺服。

神呼召子女要顺服父母。这意味着,作为子女,我们不能像对待同班同学一样呼来喝去地跟爸妈说话。顺服父母也就是顺服于神的权柄。记住,顺服总是指向神的。也就是说,我们对父母说话的时候,要带着对父母角色的尊重——他们代表神、在儿女生命中施行归正与牧养之工。我们需要训练孩子学会尊荣父母。

我常常觉得,顺服父母的问题就像火车的行进一样。我们可以想象下眼前有列老式的绿皮火车。一列大型的绿皮车,它是由蒸汽动力驱动的,车下带着几十个钢铁车轮。一开始大家设计这列火车,就是要让它在坚硬的铁轨上奔跑。而且当列车驶上车轨,因为钢轮大而坚硬、铁轨也同样坚固,所以当列车跑起来后,车轮和铁轨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列车可以来回行驶得飞快,十分自由,十分惬意。然后想象一下,现在有人跑上来说,就像可能我们国家的一些愤青会说,“天呐,我们为什么不解放火车、而是傻傻地束缚它呢?我们为什么不搞点创新呢?谁说火车一定要在铁轨上行驶的?无轨列车不是更好吗?它们可以自由地冲进草地里、穿过小树林、爱去哪儿就去哪儿!” 问题是,没有了铁轨的保护,火车能开到哪里去呢?我想,它哪里也去不了。

可见,神为我们所设立的,也是为我们人生的列车安放轨道,使我们得以在这些轨道上不断前进。祂也为孩子安放可以靠着前行的轨道。事实上,在这些轨道的保护下,孩子可以在自由中勇往直前。相反,一旦我们拿走这些轨道,孩子便没有了方向、甚至会奔到错误的地方泥足深陷。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孩子看见,按着神所呼召我们活出的方式去生活,这有多么美好、也是极大的自由。

如你所见,神呼召孩子要尊荣和顺服父母。同时,祂也赐下美妙的应许。神说,“(这样做,)你就会得福。” 我希望你跟我一起思考这两种蒙神祝福的方式。一方面,孩子在属灵上蒙受着深层次的属灵福气,因为,如果孩子能够认同天上有一位神、并且祂是良善的——这个事实——祂跟我说,我应该要顺服爸爸妈妈,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孩子不仅认同这点,而且明白顺服神、做神所呼召我去做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蒙福之路、才是我最好的人生归宿、也是我想要一直行在其中的道路;如果孩子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同说,顺服神是我作为人应该行在其中的那条满足和喜乐之路——那么,孩子便能蒙受极大的属灵祝福。

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在生活中蒙受祝福。因为,想一想,如果你想带孩子出去玩、想带孩子出去放松和娱乐一天,如果你想邀请一两个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参加这个活动,这样大家都可以玩得更尽兴些。那么,你会邀请谁呢?你会不会想,“我们认识的孩子当中,有哪个孩子既喜欢乱来又不守规矩呢?哪个孩子每天都会莫名其妙失踪个两三次呢?哪个孩子会一听到要回家了就开始闹脾气呢?如果他们能来,简直会太有意思了!” 你不会邀请这样的孩子,对吗?相反,你会邀请什么样的孩子呢?我想,你会邀请那些——根据你的观察——可以顺服父母权柄、愿意听大人话的孩子。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活在你的权柄之下,他们也会在日常生活中蒙受极大的祝福。

不仅如此,神也赐下在世长寿的应许。祂说,“(如果顺服父母),你将会享受生命的丰盛和完全,更有甚者,你在世的日子还会长久、兴旺发达。” ——也就是享有长寿、生命富足与圆满的美妙祝福。不过,很明显,我们需要小心处理这个应许,尤其不要随便地把它当成一条因果报应的警告、应用在其他孩子身上——因为我们知道,在一些悲惨的事件中,神拿走了一些年幼孩子的生命,这可能不是因为这些孩子都很悖逆或不守规矩;神这么做,只是出于祂那难以测度的智慧。我们不可能完全明白祂的应许将如何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并且,如果这事出于耶和华,我们也需要降服并默然不语,在祂的里面寻得灵魂的安歇。但是,作为普遍的圣经原则,这句应许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活在神的权柄中不断顺服时,神会将生命的丰盛与完全赐给他。

当我还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在俄亥俄州的托利多市。我们发现,家附近没有什么草坪可以让我们打棒球。那是城市里工业非常发达的一片地区,我们家后面有一个工厂,那儿有一个停车场的空地还不错,我们就会去那儿打球。有一天,我们几个孩子在那儿打球的时候,有些男孩过来工厂闹事。他们朝工厂的窗户上扔石头,把窗户砸碎了,后来工厂还报了警。我们急忙跑回家,跟爸妈眉飞色舞地讲述了这件惊心动魄的事情。最后爸妈对我们说,“以后不要再去那里了,” 因为他们不希望工厂以为破坏公物的是我们。

有一天,也就是爸妈跟我们说,不要再去那里打棒球以后的几天,有个朋友对我说,“我们去厂子那边打球吧!”我说,“不行,我妈不许。”

“来吧!没人说,你妈不会知道的。”

然后我就从了。我们去到工厂那边,把垫子、球和手套从栅栏外面扔进去。然后我就想翻过栅栏,进去停车场跟朋友一起打球。正当我抬起一条腿要跨过去的时候——我最小的弟弟,马克,当时也跟我在一起——正当我翻到一半的时候,马克看着我,说 “你不想活了,对吧?”

我朋友哑然失笑,“会怎么样?你妈会杀了你吗?”

好吧,弟弟当然不是说,因为我不听话,妈妈会杀了我。他指的是这句圣经经文。他是这么想的,“你不听爸爸妈妈的话,肯定不能长寿了。你不想活了,对吧?” 这简直美妙至极,因为那一刻,弟弟正把这句经文直接应用在我们的处境中,堪称完美。

同样,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孩子所在的这个生命之环,“尊荣和顺服,你就会得福和长寿。” 这个公式的对立面也是成立的:一旦孩子不尊荣不顺服父母,他们就跨出了这个生命之环;他们越过了这个环的边界,置身于危险之中。为什么对孩子而言这是危险的呢?因为,在这个生命的美好循环之外,孩子无法蒙受神所应许的福气,并且,他也无法享受神所赐下的长久生命。所以,这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和归正,其实是父母应该对孩子采取的拯救行动——神设立这样的管教,来将孩子带回生命的美好循环中,使孩子得以蒙福并享受在世长久的生命。

所以,当我们仔细思想,这样的应许为我们的管教和归正营造出十分正面的氛围。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和归正不是他们对孩子所作的事情。相反,这是父母为孩子所作的事情。这意味着,当孩子因着自己的悖逆、踏入危险之地时,父母适时地为孩子带来生命的责备。这是对待悖逆应有的严肃态度,并且父母也坦率地承认:孩子过得不好、福气乏乏。孩子的属灵状态疲乏、生活状态也欠佳。因为他活在生命得福的循环之外,所以他也无法享受生命昌盛、和神亲密相交、和喜乐涌流的种种祝福。并且,因着爱,父母便更加无法容忍孩子长期处于危险和低谷中。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和归正,有其十分正面的目的——为了将孩子带回神所应许的蒙福之地,并使他们在世的日子得以长久。

然后,我想跟大家稍微提一下肉身管教的问题,尤其是孩子年幼时,父母如何在肉身上管教他们。因为我觉得,孩子年纪尚小时,肉身管教是最为合宜的、也是最为可行的。

我想分享一个故事。有次我听见有个宝宝在受罚、我听见了下面这些话:“宝贝,你记得妈妈之前怎么说的,但你没有听妈妈的话。所以,妈妈需要打你屁股了。嗯,宝贝,你知道我不是生你的气。妈妈爱你,但你必须学会怎样顺服妈妈。” 不过,面对妈妈的恳求,这个故事里的宝宝却完全说不出任何回应的话来——因为这个宝宝其实是个洋娃娃。而我所听见说话的那位“妈妈”,其实是个4岁大的小女孩——她在玩过家家的时候,对自己的洋娃娃说了这样的话。当我听到她这么说的时候,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因为这个小女孩实际上是在模仿自己的妈妈说话。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因为这次模仿的每个细节都十分美好。没有一丝虐待的意思、毫不冷酷、不带怒气、也没有恼怒。带着忍耐和恩慈,小女孩完美地模仿了妈妈说话的内容和方式。事实上,这些都是这个孩子从妈妈那儿听了无数遍的话。当她预备好宝宝的心、帮助宝宝接受即将发生的事情时,她的语调里只有坚定、没有愤怒。她的目标也很明确——你必须学会怎样顺服妈妈。她的言语行为中,完全没有虐待儿童的意思。她满有恩慈、良善,并向宝宝肯定地表达自己的爱。我心里想,“我们的文化总是觉得,对孩子肉身的惩罚就是虐待他们、对孩子而言既残酷又丑陋。而刚才的场景,却多么有力地证明了文化的错谬啊!因为,看看这个小女孩,她的言语和表达中,完全没有任何虐待的意味。”

所以,我想我们需要常常考虑这个问题:“孩子最基本的需要有哪些特征?”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生来就在伦理道德上处于中立、可善可恶,那么,他们所需要的不是归正,而是指引。这样,他们也就不需要父母的管教,只是需要父母稍加引导。显然,孩子们需要父母的指引和引导。但是,难道孩子最根本的问题只是他们缺少必要的信息和知识吗?难道说,只要孩子们得到准确的信息、只要他们学会一些知识,他们所有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吗?如你所见,真相其实是,孩子们并不是生来无辜的。事实上,圣经的一些教导会让我们觉得很难理解和接受,而这些教导对孩子所作的评价却是恰如其分的。圣经告诉我们,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并且是完全邪恶和堕落的。所以,孩子的问题不仅仅是缺少信息;孩子的问题是,孩子是个罪人。看起来天真无邪的小宝宝,他们内心有些种子,一旦有机会发芽、开花结果,终有一天会招致生命的灭亡。

所以,我想花一分钟时间,简单列出适当用杖管教子女的重要性。大家听下这个定义:杖责是父母因着对神的信心和对子女的负责,为了凸显出顺服神的重要性,使用谨慎、及时、精准而克制的肉身惩罚,主动承担起管教子女的责任,从而防止孩子继续在自己愚蒙的错误中沉沦甚至是灭亡。请允许我一部分一部分地细说。

用杖管教,首先有其限定的发生范围,亦即是父母在教养上的操练。圣经中所有教导用杖管教的经文,都是发生在亲子关系中的。所以,圣经命令我们说,“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这是指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说的。圣经并不是说,所有成年人都有权随意管教任何一个孩子。玛歌和我常常跟孙辈们一起玩耍,我们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时间。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在肉身上管教过他们——即使以后有机会,我们也不会这么做,因为这并不属于我们的职责范围,也不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在肉身上管教子女,是父母的分内之事。可见,如果只有父母能承担管教子女的职分,那么合宜的管教就只能在这种丰富而饱满的亲子关系中发生。他/她管教我,同时他也陪我玩耍、跟我一起把厨房桌子支成小帐篷让我钻来钻去。他/她管教我,同时他也跟我一起庆祝生日、庆祝圣诞节、为我准备礼物。他/她管教我,但是半夜我吃坏肚子开始狂吐时,也是他陪伴着我、安慰着我。所以,只有这种丰富而饱满的亲子关系,会为管教营造出合宜的环境。

用杖管教儿女也是父母凭信心而行的表现。因为父母相当于在说,“神已经呼召我这样去做,所以我要相信神、顺服神。”这是对神智慧的信靠、对这位奇妙策士的信靠最深刻的表达。

这也是父母忠心的表现。父母的杖表明他们对孩子负责,并且,父母在管教中倾注着深切的盼望——不愿意眼见自己的儿女灭亡。父母承担起这样的使命,其实是他们爱孩子、对孩子委身和尽责的表达。很多次,我对孩子们说,“亲爱的,爸爸需要管教你,”他们甚至可以看见我眼中饱含着泪水。“我需要管教你,虽然我甚至无法完全明白这里面的逻辑,我无法明白你的屁股跟你的心之间有什么联系。但我还是相信神,我希望信靠祂、做祂所呼召我们去做的事情。”

这也是一份责任。因为不是父母决定要惩罚孩子;父母只是在决定要顺服神。“我要顺服神,作为神的代表,我要代表神、去做祂呼召我做的事情。我不是为自己当差,我乃是受神差遣、完成使命。”

这是在肉身上管教孩子,是审慎、及时地在肉身上对孩子进行管教。父母的杖从来不是他们发泄怒气的工具。相反,这是父母对孩子的一次营救行动。它的目的是将孩子带回生命的循环中、将他带回神所应许蒙福和长寿之地。

说到这里,我想快速提一句,有时父母会扭曲了用杖管教的本意——因为这杖永远不会给父母“特权”肆意地发泄自己的怒气。父母从来没有权利因为孩子让自己感到愤怒和挫败、就在怒气中责打孩子。这是犯罪、也是邪恶的、是神所不喜悦的。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样做都是错的。因为雅各书第一章20节说到,“人的忿怒并不能生出上帝所要求的正义来。”(按英文表意,此处引用为吕振中版,译者注)

作为父母,我们也无权随时随己意管教儿女。圣经将父母的杖限制在管教和归正孩童的情境中。父母无权随时随意对孩子使用武力。相反,当父母这样做时,他们反而违背了以弗所书第6章第4节的教导,“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激怒儿女。”(按英文表意,此处引用为新译本,译者注)

管教的杖也不是父母恼羞成怒时的宣泄手段。并不是因为孩子让我心烦意乱又挫败不堪,所以我就要打他。“我真是对你忍无可忍,我受够你了!我现在就给你点颜色看看!” 这样做不仅邪恶至极、也会拆毁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这种长久压抑并最终爆发的暴戾与怒气,时常会伤害我们的孩子。

管教也不是使孩子因为犯错而得到报应和惩罚。父母的杖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按着孩子的所作所为来决定孩子应该承受多大分量的惩罚。许多父母有这种赏罚思想。“好了,你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在他们眼中,管教意味着孩子要为自己的罪付上代价。不,不是这样的。相反,对孩子的管教归正所要达成的目标其实非常积极正面,主要是为了将孩子带回神所应许的蒙福和长寿之地。

最后,使用管教的杖时,父母心里不能带着无法饶恕孩子的怒气。父母不应在自己的愤怒中管教子女。有次我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的孩子犯了错,需要受到管教。我朋友没有当着大家的面,而是把孩子带进房间、私下里找他谈话、合理管教孩子。然后这位父亲跟孩子一起回到众人当中,孩子脸上带着笑容,父亲的脸上也带着笑容,彼此和睦、亲密无间。但是,孩子的母亲却表现得十分忧愁。她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受到管教而感到难过。相反,令她难过的是,“你居然对他笑?!孩子做了这样的事情,你至少该好好冷落他一会儿,你至少该让他感到丢脸、感到羞耻!你居然这么快就又跟他嘻嘻哈哈了!这成何体统?” 这便是这位母亲在怒气中无法饶恕孩子、想要报复和惩罚孩子了——“我要让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这不仅违背了神话语的教导,同时也违背了神的心意和祂做事情的方式。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