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心,父母情》12 牧养青少年(泰德·特里普 Tedd Tripp)
首页

《子女心,父母情》12 牧养青少年(泰德·特里普 Tedd Tripp)

29555人浏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2 牧养青少年

《子女心,父母情》(Shepherding A Child's Heart

 

#12(视频字幕略作修改)

现在我想接着这个话题,再往前谈谈如何牧养青少年,也就是孩子十几岁的这段时间——我的弟弟保罗称之为“机遇之年”。我想和大家一起稍微思考下,青少年的一些普遍特征。

青少年的一个普遍特点是缺乏安全感。他们好像对所有事情都没什么安全感。他们感觉自己知识储备不够、懂得不够多;他们也感觉自己颜值不够高、身材不够好看。我的孩子10来岁的时候,我们常常注意到,他们会花很多时间来照镜子。他们倒不是一直在试穿和打扮,他们只是花很多时间来练习。“我这样笑好看吗?这样呢?我这边脸好看还是那边?”事实上他们是在问,“我的行情怎么样?如果摆在沃尔玛超市开架上,有人会过来拿起我放进购物车、带我回家吗?” 青少年的心中有许多不安全感。

这也是孩子内心比较脆弱的一段时间。他们在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夹缝求生——他们既不再是儿童,却也尚未成年——于是青少年处在从儿童期到成年期的转变中,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你懂的,上一刻父母们还对他们说,“如果你希望别人把你当大人看,那你自己就要先拿出点男子汉的样子来。” 然后当他们真的表现得像个大人一样,大人们又会说,“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啊?别忘了,你还是个孩子呢。” 于是,青少年感到很困惑,也很难确定地知道大家对他们的期待到底是什么。

这也是一段不稳定期。孩子们在铺天盖地的观点想法中左右摇摆。如果你有机会跟青少年长谈——以前我们家吃晚饭的时候,这样的对话总是很有意思——我是说,通过和他们长谈,你会发现,有些青少年即使是在同一个对话中、面对同一个话题,可能都会有变幻多端的想法。我想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各样的观点中,尚未形成自己稳定的价值观。他们容易被别人的观点说服;可能前一秒他们还坚定不移地认定某个观点,而下一秒就倒戈奔向对立的阵营了。

青少年在情绪上也尚未稳定下来。我是说,可能前一秒他们还自信满满,感觉世界、生活、所有事情都美妙极了。然后下一秒遇到了什么事情,他们就好像世界崩塌了、末日到了一样——而且他们一天中可以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我的意思是,青少年的情绪挺不稳定的。

这也是一段忧虑期。青少年对什么事情都很容易担心。他们会担心自己懂得不够多。他们会对未来的未知感到焦虑。他们也会忧心忡忡:自己什么时候能真的长大、什么时候才能变得成熟稳重呢?

我们有个孩子,我们的女儿,她认为17岁其实是人的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已经到了年纪可以拿到驾照、却还可以在父母的保护下安稳度日。大家不会期待你事事向成年人看齐;所拥有的自由却也不算少。她倒是希望自己能够永远停留在17岁的年华。虽然最后她还是长大了,不过她确实希望自己永远17岁。

这也是孩子容易叛逆和极力抗拒权柄的一段时期。作为父母,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我们需要以十分智慧的方式和孩子建立关系。

注意,青少年的父母容易掉入一些陷阱——其中一个常见的陷阱就是“猫捉老鼠”。这是说,父母不断地想要抓住子女的小辫子;然后子女则不遗余力地想要逃脱父母的掌控。父母总是喜欢查岗、事事问过、事事查验。要知道,你跟孩子这样的互动模式,对于亲子关系而言,其实是极具破坏性的。有位我认识的妈妈,有天,她的女儿出门去好闺蜜家做客,然后这位妈妈以为,女儿其实是借机私会男朋友,所以这位妈妈就跟踪到了女儿的闺蜜家——但是事实上,女儿跟男朋友早就分手了。然后,正当这位妈妈蹲在门口的灌木丛里往屋内窥探,想要看看女儿到底有没有是在私会男朋友时,她的女儿和女儿的朋友正好从后面的小路上散步回来。女儿说,“妈妈,你在这儿干嘛?” 当然,这位妈妈会感到挺丢脸、挺尴尬的。但女儿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你在这儿干嘛?” 身为父母,你可不希望和孩子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要知道,你在何处不依不饶地想要抓住孩子做错事的把柄,孩子就会在这件事情上不遗余力地想要躲开你的监视。相反,你可以向神祷告、信靠祂、求祂给你智慧来分辨孩子做的哪些事情是错误和不合宜的。但是,你不需要鬼鬼祟祟地查岗、也不需要处心积虑地想要抓住孩子的把柄。

另一个常见的陷阱,也是青少年的父母容易落入的一大陷阱,他们会疏于和青少年建立关系。我知道这些父母还停留在对孩子说,“不管你在外面做什么,我希望你晚上10点、11点前可以到家”——不管这些父母所给出的宵禁是什么样的,但他们常常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也无法再滋养和影响孩子的生命。他们下结论说,“孩子不想再听我说的了。他的朋友们和当代流行文化对他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超过我对他的影响了。在孩子眼中,我早就是个老古董了。” 所以,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便不再继续努力地想要影响自己的孩子。回想孩子小时候,这位父亲/母亲曾在孩子身上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时间。但同样是这位父亲/母亲,却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选择放弃了沟通,于是父母就从和孩子每日的互动交流中逐渐退了出来。

另一个常见的陷阱是威权主义和对孩子的影响力。当我说到威权主义的时候,不是指合理地使用权威,而是指父母觉得,“我得把惩罚加重些,我要做虎妈!我要让你知道这个家里谁说了算。如果你要离开这个家,那你从我这儿什么东西都别想拿到。” 我想把这种威权主义和对孩子的影响力区分开。在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时,我们希望成为能够影响孩子的人。我们想要他们听得进我们的话、想要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我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按着智慧的方式和他们亲密相交的父母。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能否继续对孩子有影响力,对父母而言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希望维持和继续发展这样的亲子关系,在其中,孩子可以听得进父母的劝勉。

想象一下,如果我告诉你,美国总统每次做决定之前都会跟我商量一下。我说什么,他都会一字不落地照做。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在美国政府里所拥有的权柄该有多大呢?事实上我依然没有权柄;我没有经过选举、没有职务;也没人有义务听我的话。但是,我的影响力有多大呢?如果总统都乖乖要听我的话,那我的影响力简直是要爆棚了。所以,我想要的是对孩子的影响力(而不是威权)。

另一个常见的陷阱是说话不经过大脑。“说话浮躁的,” 箴言说,“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 说话不经过大脑——有天晚上我去拜访一对夫妻。他们十多岁的女儿从楼上走下来。她穿得像——箴言中所罗门会说——她穿得像妓女的打扮一样。她所穿的衣服就像这样。然后她走下楼,楼梯正对着客厅,于是她父亲看见了这样的装束,就从客厅另一头,以一种非常尖刻的语调对女儿说,“你穿成这样要去哪里?看看你穿的,像个婊子一样!” 女儿说,“我要出去!” 然后她就摔门走了。然后父亲扭过头,继续礼貌地和我交谈。这以后,我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像被掏出来一样难受。刚刚的这一幕实在太丑陋了。天哪,让我把内脏收拾好,我应该还能继续和他交谈。只是,这一幕实在太丑陋、太令人不舒服了。要知道,这天晚上,女儿穿成这样,父母应该感到担忧吗?简直是一定的。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女儿买这种衣服。我甚至都不会愿意让她在自己房间里试穿一下,更别说穿出去了。此情此景,父母当然需要关注和干预。但是,这位父亲所说的话,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感受,而且也无法解决问题。这是典型的说话不经过大脑、典型的言语浮躁。所以,就像箴言书说的,“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

还有一个常见的陷阱是小题大做。比如父母质疑孩子的品味和风格。我不想让你们感到沮丧,但我不得不说,你的孩子不可能希望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穿衣打扮都跟你一模一样。每个年代的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和老一辈区分开来。我那代人,年轻人都喜欢留批肩发和大胡子。我儿子那一代,年轻人则喜欢剃光头、在下巴上留山羊胡子。我完全可以预见,有天我的孙子们出现在家里,他们会喜欢把衬衫塞进裤子里,这样就可以有别于老一辈的衬衫外垂了。你懂的,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的方式来展现与上一辈的不同。那么,我们自然也不想因为品味和风格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孩子大动干戈——这完全没有必要,对吗?

那么,面对家里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要有哪些教养目标呢?我们的目标是,我们希望看见福音的内化。我常常觉得,青春期的这几年是父母与孩子信仰接力的时期。我们都知道在接力赛中,通常会划定一些区域,让选手们可以传递接力棒——上一位选手尽力伸出接力棒;下一位选手做好起跑的准备,从背后伸出手要接住接力棒。这便是我们和青春期的孩子之间真实的写照。我们希望可以把信仰的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我们希望看见他们真心接受福音、把福音当成自己的生活信仰。那么这就意味着,我需要用神话语的真理来和孩子互动、滋养孩子的生命。我也需要时刻记得将神的话语带给我的孩子们,这样,他们才能更多地认识到神话语的大能、并看到神的话语能够如何有力地介入他们生命中所遇到的所有事情。我想,我们自己说的话总是太多、而我们对神话语的运用却总是太少——因为比起我们自己的话语,神的话语才是真正的大有能力。神的话语从来不会徒然返回。圣经里没有什么地方提到说泰德的话语不会徒然返回;但是神的话语绝不徒然返回。

让我给你举几个例子。有天回家以后,你发现孩子在看电视,而电视节目的内容不是他应该看的。你可以展现一家之主的霸气——关掉电视。“你不能看这种垃圾节目。” 你也可以朝孩子们大吼。“你怎么还在看这个?我早就告诉过你不可以再看了。罚你一个月都不许看电视!”

又或者,你可以把神的话语带给孩子们。你可以对他们说,“我们一起来看下这段经文,‘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 想一想——淫乱、污秽、贪婪、妄语和戏笑的话……这几乎涵盖了《黄金时刻》里90%的内容。然后你可以对孩子说,“你们不需要和我争辩。因为我并不是圣经的作者。这是神自己的话语。”这些内容是以弗所书第5章所告诉我们的。我们只是将神的话语带给孩子们。神的话对我们和孩子而言都是客观的,并不偏袒某一方。所以,这是神自己的话语。孩子们如果有疑议,那么他们不需要和我争论。这是神所赐的话语。我只是将神的话带给他们,希望帮助他们听见和明白神的话。

再举一个例子。有天你听见15岁的女儿和她的妹妹们在说话。言谈中,女儿的表达方式流露出她对妹妹的贬低和她的傲慢。此时,你可以介入她们的对话中,直接对女儿说,“你为什么这样对妹妹们说话呢?谁给你这个权利这么傲慢无礼呢?你以为你自己是谁啊?” 这样,你的斥责可以给女儿一记当头棒喝。又或者,你可以找个机会和女儿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聊。“亲爱的,今天早些时候我无意中听见你和妹妹们在说话。我希望你能跟我一起思考一下这段经文,因为这段经文提到了两种不同的智慧。它讲到一种是从天上来的智慧,而另一种是属地的智慧。经文是这样说的,’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分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在何处有嫉妒分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亲爱的,注意了,而那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正义的果子也是在和平中撒种、给缔造和平的人收成的。’(最后一节引自吕振中版本,其他自和合本,译者注)亲爱的,我听见的你和妹妹的那些对话,你觉得主要反映出一种属天还是属地的智慧?”

所以,我希望能将神的话语带给孩子们。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可以和我们坐下来进行深入的交谈。孩子也已经具备了思考和推理的能力。那么,我就可以坐下、与他们交谈、并将神的话语带给他们。而且,神的话语让人无可推诿;祂的话语也自证清明。曾经引导圣经作者写下圣经的那位圣灵,如今同样在人心中做工、指明神话语的真实性;并且,这位圣灵也呼召我们的孩子以真信仰所需的顺服来顺服主的话语。既是如此,我便希望自己能时时刻刻将神的话语带给孩子们。

这段青春期同时也是孩子们不可避免要经历迷茫的时期,我希望可以好好牧养他们,帮助他们走过这段时期。因为每个在基督教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最后不可避免地都会面临信仰的疑惑和抉择,“我自己是不是真的相信这些事情?还是我相信这些事情,仅仅只是因为爸妈常常给我灌输这样的教导而已?” 他们会面临这样的信仰问题。有时候从孩子上高中开始,到上大学之前——这段时期——他们可能都会在这些问题上挣扎;然后他们会决定自己是不是真正相信这些事情。而作为父母,我们恰恰需要在这些时刻和孩子在一起、建立深层次的连结。我们需要和他们讨论这些事情。我们也需要让他们知道,在家里他们可以讨论任何信仰相关的问题,父母的态度都是开放的。我们不会气呼呼地说,“我们教了你们这么多,你们怎么还能质疑上帝的存在、质疑上帝是谁?我们是不是哪里没教好?” 相反,我们要问孩子,“你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妈妈跟我不是因为被洗脑了所以变成基督徒的。我们相信自己的信仰经得起理性的推敲。我们来聊聊你遇到的问题吧!事实上,如果你觉得从我们这儿一路听到的东西没有道理,那么你在思考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很愿意帮助你来理解和解答。” 因为,如果不是上帝泾渭分明地持守着善恶的分界线,那么生命中的一切都会显得荒唐无序、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就不再有意义,无论在何事上,我们都不会再有坚固的根基可以倚靠。

然后父母们对我说,“我不想这样问他们;我怕话题一旦打开,他们提的一些问题,我可能自己都回答不上来。” 没关系的,你可以对孩子们说,“知道吗?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我相信:我确信肯定有些基督徒思考过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挣扎过。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资源,现在我就去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事情。” 我们拥有各样丰富的资源。我的意思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那些优质正统的基督教材料不仅数量丰富,而且垂手可得。像提摩太·凯勒的书——《为何是祂》;或是道格·威尔逊的书——《说服》。除了读这些书,你也可以尽可能地跟所遇见的每个慕道友进行福音对话。像这样的这些资源都可以装备你,使你得以在孩子遇到疑惑的这段时间里,与孩子互动并建立深层次的连结。最终,我们希望双方都得以在神面前长大成人,而这份成熟也能帮助孩子和我们都更好地建立起各自的人生关系。

然后我想快速地和大家一起思考一下,对我们的孩子而言,3件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是对主的敬畏。“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对主的敬畏——这是通往智慧之路的第一步。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敬畏神这件事上,训练我们的孩子。箴言书第一章是这样说的,“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但是,要知道,现代福音派非常强调神无所不在、祂与我们亲近。诚然,神称他自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良伴;祂近在咫尺,诸如此类的。但是,现代福音派却较少谈及神的超越性。祂是圣洁、全权、满有大能的神。

当我的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有段时间,我们和他们一起读先知书。好吧,如果你仔细想想先知书,这些书卷占据了圣经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篇幅——可谓圣经中的大头。先知书所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呢?是审判,是神对罪所发的忿怒。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读完先知书,我们就合上圣经。有天晚上读完结束的时候,我们正好停在一段描写审判时可怕场景的经文上。我们几个人围坐在桌旁,审判的场景深深震撼着我们、使我们说不出话来——我们在神的话语面前,默然不语。然后,我儿子打破了沉默,他说,“爸爸,你懂的,与其在车子前头的保险杠上贴一些 ‘笑一笑吧,神爱你’这样的贴纸,我们更应该贴一些 ‘恐惧战兢吧,我们的神乃是烈火’ 这样的贴纸。” 一点没错。如果你不明白我们的神乃是烈火,那么你就无法明白神的爱。因为神的爱在何处得到最有力的彰显呢?就是在十字架上,对吗?为什么耶稣要被挂在木头上?难道不是要我们引以为鉴吗?耶稣所承受的是神的忿怒。祂将忿怒倾倒在自己的独生爱子身上。神是如此的恨恶罪,祂掩面不看自己爱子,这样,祂才可以转脸光照我们。敬畏主——你家里的青少年们迫切地需要知道,“我在神的面前站立,我要向祂交账。”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箴言第一章说的第2件重要的事,是记住你父母所说的话。“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因为这要作你头上的华冠、你项上的金链。” 听父母的话。你知道吗?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我和太太常常恳求他们,“不要离开我们。我们爱你;我们愿意和你花时间。我们知道,你会倾向于更加忠于自己同龄的朋友们,但是他们并不像爸爸妈妈这么爱你。没有人比我们更爱你。有一些孩子长到10几岁的时候,他们的心就不再向父母敞开了。我们完全不必如此。请不要离我们而去。” 虽然这听起来非常自私自利,但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这些道理,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中又有谁会这样劝诫他们呢?甚至很多青少年事工——青少年事工的带领者——都像安徒生童话里的彩衣风笛手一样,把孩子带离家庭,而不是引他们回家。

有次玛歌带着孩子们去参加一个青年营会,一大群、成千上万的青少年们在一起聚集。然后大会组委会介绍了一位讲员,这位年轻人站了起来。他打扮得酷酷的,走的是嘻哈风格。他说,“好了,”他说,“我希望你们所有的老人家都离场。你们这些老人家可以去爬爬山放松一下,因为我们一会儿真的会把屋顶都掀翻的。有你们这些老人家在场,我们都很难有敞开心扉的对话。所以家长们,走吧!” 然后,所有家长——拥有智慧、成熟和人生经验的这些家长都被迫离场了——除了玛歌;她和孩子们始终呆在一起。她给这位讲员递了张小纸条,向他解释自己为什么要留下来。事后,玛歌也以非常积极和造就人的方式,和孩子们谈论这场演讲,因为这位讲员讲了很多很棒的东西。但在对待家长的态度上,这篇演讲所传递出的信息却是完全错误的。他不是说,“为着这些爱你们、养育你们、在你们身上倾注时间精力、关心你们、为你们舍命的家长们,我们一起来感谢主。” 相反,他所传递的信息是说,“我们让这些家长们离场吧。他们不重要,因为他们走了,我们才能真正地放飞自我、high起来!” 所以,孩子迫切地需要知道,牢牢抓住父母的引导和智慧,才是他们的蒙福之道。

箴言第一章所提到的第3个要素,是远离恶人。第10节说到,“我儿,恶人若引诱你,你不可随从。” 注意,这里的“若”不是一种无法预知的“如果”。就像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一样,罪人的引诱是一定会有的。我的意思是,你的孩子肯定会面对罪人的引诱。恶人会进入孩子的生命中,想要带孩子领略人所能知道的各种罪恶——嗑药、各种性变态的癖好、色情、偷盗、蔑视权柄,不胜枚举。恶人会进入孩子的生命中,竭尽全力地把孩子拉入人所能想到的各种罪恶中。这些恶人不会一副穿着军大衣、鼻子上长瘤的老骗子模样,对孩子说,“嘘,孩子,过来这里。” 相反,这些恶人会出现在来你家拜访的年轻人当中,他们恭敬地称呼你“先生、太太”。他们也会出现在基督教学校里的孩子当中、出现在青年团契、街坊邻居、足球队里,甚至是那些看上去让你以为是好孩子的人——你不会知道究竟这些人中,谁是真正危险的恶人。但你的孩子会知道。所以,你需要装备孩子,帮助孩子知道如何躲避这些试探、如何逃脱那些会把他们引入歧途的对话、如何在他不应该参与车上所发生事情的时候及时下车。你希望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怎么逃离这些危险的处境。因为他们一定会面对罪人各样的引诱。

有时我们会问,“为什么孩子这么容易受引诱呢?” 我认为,箴言书第一章能给我们一些帮助。因为箴言说,“他们若说,’你与我们同去,我们要埋伏流人之血、要蹲伏害无罪之人。我们好像阴间,把他们活活吞下。他们如同下坑的人,被我们囫囵吞了。我们必得各样宝物,将所掳来的装满房屋。你与我们大家同分。我们共用一个囊袋。’ 我儿,不要与他们同行一道。” 听到了吗?恶人给出的诱饵是什么?同甘共苦的革命友情,归属感。还记得吗?这个时期的孩子内心常有不安全感,思想情感也很容易波动。他们渴望被人接纳。所以弟兄姐妹们,让你的家变成一个孩子们可以感到自己被接纳的地方吧!向孩子伸出双臂、在他们身上投入你的金钱和时间,并和他们建立深层次的关系。随着你不断地尝试理解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随着你花时间和他们一起做这些事情,你也能帮助他们发展和完善这些兴趣爱好。

当我的弟弟马克,他的儿子雅各长到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忽然发现马克越来越壮了。我说,“马克,你是不是去健身房了?”

“是呀,”他说,“雅各最近迷上了举铁,所以我们每天早上都会一起举铁。每天早上6点我们会一起去健身房;我们暗自较劲着呢!你不知道,他最近仰卧推举都能举300磅了!” 谁知道呢。但我们知道,马克所做的,是他发现了儿子的兴趣所在以后,便开始把自己的一部分时间投入到这个兴趣中,并在举铁这件事上和他儿子建立起连结。他们可以一起做这件事、一起享受、互相查看进度、为彼此的进步庆祝。但与此同时,每天和儿子一起举铁的时间,也为马克和儿子建立关系、互动和对话,提供了天然的氛围和环境。我们需要把家里变成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孩子们能感到自己受到父母的欢迎、感受到父母愿意和他们建立连结。

然后我想跟你们稍微谈一谈沟通。因为我觉得我们与孩子的沟通策略,会受到各自教育范式的影响支配。因为如果我们的家教范式是控制型的,我们就容易使用严厉、责备的话语——这些意欲掌控的话语。而如果我们的教育范式是滋养型的,我们就容易言语节制、语带和悦。我们也会乐于理解孩子。箴言书中有非常多处谈到我们应该怎么说话。但我最希望大家思考的是箴言说到,沟通的重要性在于,我们的言语需要反映出对神的敬畏。所以我不是简单地传授一些沟通技巧。我所说的是合乎圣经的沟通。这样的沟通,它的根基是属灵的根基;透过这样的沟通,我们所反映出的是一种信靠神、顺服神、敬畏神的生命。这就是通往智慧之路的第一步。只有敬畏耶和华才能使我们有能力运用合宜的方式来沟通。对神的敬畏会给人带来智慧。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所以,智慧人会约束自己的言语。

论到话语上的节制,有一节经文向我们做了很棒的阐述。箴言书第17章说,“检束言语的,认识知识。(吕振中版)” 我希望你可以跟我一起思考下面这3方面的节制:

安静的言语——传道书9章17节说,“宁可在安静之中听智慧人的言语,不听掌管愚昧人的喊声。” 大喊大叫使你说的话失去了分量。吼叫无疑将情绪先抛在了台面上,而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成了背景音。而安静的话语、冷静的言语却将想要表达的意思放在了台面上,并把情绪含忍在后面——智慧人会安静说话。

言语节制的第二个方面是不要说太多话。“说话多,必多空谈。”(传道书第6章11节,思高本)言语也会通货膨胀——因为你抛出去的话太多了,所以这些话反而都失去了意义。“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有时候你跟孩子交谈,说着说着你越说越多,后来另一半问你说,“十几岁的孩子,你跟他聊了45分钟那么久,聊什么呢?”

“呃,这个…我们聊了……”然后你把整个对话总结成3句话。你知道吗?只有这3句话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你懂的,当你话太多的时候,不经意间一些不合宜的话也会脱口而出,之后你会后悔、宁愿自己没说过这样的话。

言语节制的第三个方面是“义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恶人的口,吐出恶言。” “你见过言语急躁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好的沟通还需要使用和悦的言语。“良言”,箴言书第16章说到,“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 对你的孩子使用和悦的言语。言语和悦——“智慧人的心教导自己的口,使自己口中的话增加说服力。(新译本)” 良言如同蜂房;心里有智慧的人明辨慎言;和悦的话语使人信服。所以,心里敬畏神的人、信靠神的人不需要朝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也不需要把自己变成焦躁的掌控者。他可以成为言语和悦的人。智慧人的舌头擅於传讲知识。和悦的言语使孩子觉得你的话语有分量。

然后,当然,好的沟通也包含了理解。我们需要成为乐于理解孩子的父母。沟通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有能力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而在于有能力理解站在你对面和你说话的这个人。这也是为何箴言第18章第2节会说,“愚昧人不喜欢明白事理,只喜欢显露自己的心意。(新译本)” 有多少次,我在和孩子的交谈中像个愚昧人、只关心孩子有没有明白我在说什么、而从未尝试去了解对方呢?

还有,箴言第18章13节说到,“话未听完就先回答的,那是他的愚妄和羞辱。(吕振中版)” 话没听话就抢着回答——而不是听孩子把要说的话说完、让孩子感到我们在听他说话、然后再给出我们的回应。

最后,箴言书第20章5节说到,“人心中的筹算如同深水,惟聪明人才能汲引出来。(修订本)” 我们渴望成为明白如何能将孩子心中的深水汲引出来的人。和孩子沟通,能帮助你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保持稳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会使你成为能够影响孩子生命的人。

我们一起来祷告。天父,我们恳求你赐给我们恩典和智慧,来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与父母相连的青少年和年轻人,而不觉得自己需要从家里逃走。求你使我们的家庭成为这样的地方,孩子可以在这里和我们建立连结、他们能感觉自己被爱、被理解;求你帮助我们在家里使用和悦的言语,也求你帮助我们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我们恳求你,天父,求你使用孩子生命中遇到的这些事情,来翻转和塑造他们的生命,并使他们成为听你的声音、对你作出回应的子民。我们这样祷告,是为着基督荣耀的缘故。阿们!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全部评论